小体鉴宝|“乒乓春晚”迎20周年,申城乒乓故事无限
本周末,备受期待的年度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将在虹口体育馆举行。这一“乒乓春晚”赛事已迈入第20个年头,再次带来全新的赛制设计,吸引了更多业余与专业的球友加入其中。今年,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珍藏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内的乒乓回忆。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代表上海市乒乓球协会的徽章。徽章的设计以运动中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为主要元素,巧妙地将重叠的乒乓球拍构成上海市市花“白玉兰”的形状,象征着协会根植于上海市的丰富文化土壤。徽章中的乒乓球则代表着全民健身的精神,传递这项备受广大市民喜爱的运动的魅力。运动轨迹形成的彩带则展现了协会作为乒乓球工作者与爱好者之间的桥梁,体现了为民服务的宗旨。
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成立于1960年2月5日,是由从事乒乓球运动的工作者和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慈善性、专业性、非盈利社会组织,也是上海市体育总会的成员之一。协会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服务凝聚人心、通过活动集聚人群、通过创新提升人气、通过文化陶冶人品,架起了政府与乒乓球工作者、爱好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并建立了协会与爱好者之间的联系。
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借助多种赛事活动,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位打乒乓球的选手正是来自上海,使这座城市当之无愧地成为乒乓球冠军的“摇篮”。上海的群众乒乓球热潮更是一波接一波,始终热闹非凡。
自2005年起,由上海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与红双喜合作主办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在世乒赛倒计时100天之际应运而生。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及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前会长陈一平回忆起开球仪式时,那场面犹在眼前:“大家共同高呼徐寅生,再来一个十二大板!”一千零二十九名市民齐心挥拍,享受乒乓球带来的快乐。
2024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奥运乒乓球公开赛将继续传承这一品牌的魅力。王励勤曾捧起那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他感慨:“这对于广大球迷来说,是近距离了解乒乓赛事的好机会。随着世乒赛的到来,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品牌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在全市的推广和发展。”
今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来20周年庆典,来自各个年龄段、背景的乒乓球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在热气腾腾的气氛中庆祝。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公开赛的引领下,上海的乒乓球赛事贯穿整个年度。王励勤介绍,上海的乒乓球赛事体系多元化,除了成人赛事,还有青少年、老年人赛事以及手机、沙滩乒乓球等趣味赛事,甚至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赛事,形式多样,覆盖各类人群,进一步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也体现了上海市民对乒乓球项目的热爱与支持。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赛事季节,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这项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运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升竞技水平,更能享受健康生活带来的乐趣。
发表评论